如果以兩年為一個時間刻度的話,可能會有很多人跟我一樣發出感嘆:需要重新認識廣汽豐田。
4月19日,豐田云動之夜上李暉別具一格的出場,讓小伙伴們驚呆了——在過去兩年,廣豐一個個創新因子似乎被注入了DNA,層出不窮的創新營銷也隨之撬動市場。
事實上,本次廣豐旗下首款中級車雷凌(配置 圖庫 口碑)的前期造勢,儼然又是一個創新營銷的最好例證:4月上旬,一塊似乎從天而降的“巨型閃電標”,突然閃現在廣州、成都等六大城市街頭,因無人認領而充滿神秘的它,旋即登上各路媒體頭條,吊足了眾人的胃口。
直到4月18日,這一謎底才被揭曉:原來巨型閃電標用“雷霆萬鈞、凌云之志”的隱喻,指代的是“雷凌”這一款新車。

無論是這一次神秘閃電標上頭條事件營銷,還是通過音樂“小清新”式營銷,抑或是與神州租車形成“高大上”的合作,廣豐的營銷體系比過往任何時候,都要顯得年輕張揚、創新有力。
廣豐亮劍中小型車
“船小好調頭”,如果從時間維度來看,廣豐今年剛滿10周歲,與跟其他動輒成立二十甚至三十年的公司相比,廣豐似乎更容易跟對市場節奏做出變革:2013年,廣豐提出小型車戰略,提出今后每年都有新車導入,并以中小型車為重點,實現產品重心戰略性轉移:到2015年公司總產銷將提高至50萬輛,中小型車占比40%。
在廣豐對中小型車的定義中,不僅僅有如致炫這般小車,還包括如雷凌般的中級車——形成中小型車產品矩陣。
這一切戰略改變的根本是,抓住年輕人的心,抓住80、90后的心。新華信總裁林雷在2013年的新車消費調查中得出一個結論:去年全國將近2000萬輛的新車銷售量,其中40%的購車群體都是80后。
得80后得天下,李暉認為,“現在到了廣汽豐田‘亮劍’中小型車的時候”,“我們對中小型車市場志在必得。”
在如此“必得”的背景下,也就有了上述廣豐一整套前所未有的創新營銷。
變革之后,回報也是顯而易見:據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發布的數據,剛上市的致炫在2014年前三個月,銷量均位居國內合資小型兩廂車市場三甲。
上市伊始便有如此出色市場表現的車型,在國內車壇實屬罕見?;仡櫝煽?,春節前致炫的訂單就已經累計突破21000輛。 廣豐營銷“打破規則” “規則,是用來打破的”,這一流行在IT界略帶“挑釁”意味的話,誰也沒有想到會出現在李暉的口中,這一理念也開始被移植到廣豐的營銷管理上。
能夠被成功移植,最為關鍵的是高管層的觀念上改變。
開放心態:向“好貓”學習
事實上,除了上述看得見、聽得到的變革之外,愈發開放的廣豐人開始向一些領域做得比他們好的對手學習,而且并不避諱在公開場合為對手某些成功招數點贊。近一兩年,在廣豐干部例會上,同業對手的成功案例更是屢屢被提及,甚至為此專門開辟研討會。
顯然,植根于中國沃土的廣豐,越來越懂得“不管黑貓白貓,抓到老鼠的都是好貓”的道理,“無論是汽車業的或其他行業的,無論是外資的或是自主的,只要是有價值的營銷,不管它們是源自何處,我們都應該學習,加以利用。”李暉說。
他還說,“廣豐是個年輕的公司,趁著年輕,我們希望公司的開放而積極的步伐能夠邁得更大些,只有這樣,成功才離我們越來越近。”